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省界別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推進會上的匯報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省界別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推進會上的匯報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這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政協統籌推進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展現政協更大作為。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完善制度機制,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由散向聚”轉變。加強制度建設,落實跟蹤問效,這是深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的重要保障。市政協先后出臺了《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辦法(試行)》《委員履職工作規則(試行)》《進一步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有關工作的通知》等系列規章制度,為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推動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增強政協組織的服務聯絡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委員考核制度,強化委員發展激勵機制,加強與委員所在單位的溝通聯系,保障委員履職活動的基本條件。加強專委會效能建設,積極發揮專委會聯系組織委員、指導委員、服務委員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市縣政協聯動機制,搭建起委員學習交流、聯系群眾、溝通聯誼的“集中發力”新平臺,讓市縣政協一起動起來、干起來。拓展委員履職平臺,在鄉鎮、村屯、園區企業、學校等條件較好、委員相對容易集中的地方、單位創建基層政協委員聯絡室(工作室),依托聯絡室(工作室),把政協協商延伸到基層。基層政協委員聯絡室(工作室)以“五個一”(開展一次宣講、撰寫一件提案、報送一條信息、參與一次協商、辦理一件實事)為工作內容,組織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協委員聯動協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協商議政。
強化理論武裝,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由淺向深”轉變。注重委員學習培訓,提高委員履職能力,這是深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基礎和前提。市政協堅持創新學習培訓方式和載體,通過各種會議、委員講堂、“書香政協”讀書活動,教育、引導委員強化政治理論素養。構建委員學習制度體系,以專委會黨小組和“書香荷城”“紅色大講堂”工作平臺為依托,打造“委員書屋”8個,組建微信讀書群42個,形成黨內帶動黨外、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格局。
強化履職實踐,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由虛向實”轉變。創新實踐探索,突出界別特色,這是深化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關鍵。市政協引導委員注重聯系本界別群眾,認真執行“政協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明確每名委員全年聯系所在界別群眾20人次以上,以設置“界別服務月”為載體,讓委員發揮主體作用,以個人的專業優勢為群眾提供服務,增進與本界別群眾的常態化聯系,更好收集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注重聯系本單位群眾,在委員所在單位內探索跨界別聯系群眾方式,鼓勵委員打破界別限制,主動亮明委員身份,積極履行委員職責,宣傳、教育、引導單位群眾,帶動各方融合交流。注重聯系行業人士,以行業領域為主陣地,以解決問題為落腳點,依托委員聯絡室(工作室)等平臺,開展經常性走訪活動,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助企紓困提供參考。注重聯系社會公眾,結合界別特點和鎮街發展需求,建立“界別對口聯系鎮街、村社制度”,由界別“點對點”結對鎮街、村社,用好基層政協委員聯絡室(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等協商平臺,帶動委員下沉基層一線,在協商中有效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市政協還持續開展“脫貧攻堅 委員行動”“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引企入貴 委員行動”“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 委員行動”,不斷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做得更深、更實、更出彩。
匯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