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交流發言:守“心猿意馬” 持清正作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交流發言:守“心猿意馬” 持清正作風》。
漢朝魏伯陽《參同契》中寫到,“心猿不定,意馬四馳。”放任自身,終會墮入深淵。唯有守住“心猿”,栓緊“意馬”,才能保持自己清正的作風,才能做到講政治,肯擔當,成為一名合格的黨辦人。下面,我分享幾點心得體會:
一、守住“心猿”,堅守政治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住政治關,時刻繃緊旗幟鮮明講政治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醒、立場特別堅定,決不當兩面派、做兩面人。一開始,對于這句話我還是較為懵懂,但在保密教育網站上,我看到了許多反面例子:一名年僅32歲的某涉密單位副處級技術干部因謀取金錢犯間諜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大好前程為之盡毀,令人嘆息;一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因親友緣故,私自用手機偷拍了文件并通過微信發送,最終造成泄密,被黨內警告和行政記過處分......這些反面例子深刻的警示著我,作為一名檔案人,更要嚴守黨的紀律,遵守黨的規程,將“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使命牢記心間,不心存僥幸,不因私廢公,不能因為“心猿”而將政治原則棄之不顧,最終害人害己。
二、拴緊“意馬”,發揚擔當精神
靖康年間,面對金朝大舉南侵,宋徽宗將帝位禪讓給了兒子宋欽宗,南逃躲避戰亂,導致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最終北宋滅亡。歷史有畏縮后退的懦弱者,也有迎難而上的勇敢者。漢朝著名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因替友人李陵辯解,觸怒武帝,被處腐刑,面對如此境地,他忍辱負重,出獄后寫下了被魯迅先生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終成一代史學家。面對困難,后退是本能,但勇敢向前,則是無私而高貴的品格。當今世界處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斗爭復雜多變,正是需要擔當者的時代。這要求我們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拴緊“意馬”,勇于擔當,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黨辦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交害友,不做壞事。堅持矜矜業業,堅持奮勇前進,以黨史教育增強黨性修養,以黨性修養塑造堅定信念,以堅定信念降住“心猿意馬”,以實際行動彰顯清正作風。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