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流動黨員管理典型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流動黨員管理典型交流材料》。
近年來,**著眼農村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到位、服務難跟進、作用難發揮等問題,積極探索實踐,定向破題解難,通過實施“三大工程”,讓流動黨員有家有為、安心暖心,構建起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新格局。
一、實施“風箏工程”,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一是摸清底數“建好庫”。實行外出報備登記,以村(社區)黨組織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臺賬和信息庫。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準確掌握流動黨員去向、外出時間、職業、聯系方式、居住地等信息,并進行動態管理。二是抓實教育“搭好臺”。通過集中談話、個別提醒等抓實行前教育,引導外出黨員牢記身份、主動學習、遵紀守法、積極創業、反哺家鄉。探索實施“微黨課”“云會議”等,破解流動黨員工學矛盾,加強行中教育。搶抓春節前后流動黨員集中返鄉返程有利時機,結合農村黨員“冬春訓”、年度組織生活會等,集中補課“充電”。三是強化管理“服好務”。建立流動黨員“一人一卡”“一人一聯”制度,及時了解流動黨員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通報村級事務,征求意見建議,保障流動黨員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1412名黨員干部聯系服務4809名流動黨員。建立“雙向聯系”和“雙向管理”機制,流出地黨組織與流入地黨組織每半年聯系一次,重大事項隨時溝通,實現雙向互動。活用黨員積分考評,針對流動黨員量身定制考評細則,將流動黨員管理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
二、實施“安家工程”,讓流動黨員“異鄉有港灣”。一是“線上+線下”全覆蓋“建家”。分支部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定期推送學習內容、開展線上交流,探索推進“指尖上的組織生活”,有效破解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經常等問題。依托村(居)便民服務平臺,建立210個“流動黨員之家”;在城區打造30個“紅色驛站”,吸納20余名流動黨員進組織、進驛站。二是“行業+屬地”全領域“強家”。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兩新領域,由所屬行業(綜合)黨委指導成立功能型黨支部,規范和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針對3人以下的“零星式”流動黨員,由流入地所在鄉鎮指派網格員作為聯絡員,就近參加所在村(社區)組織生活,實現屬地“兜底”管理。三是“關愛+激勵”全方位“暖家”。實行“兩必聯一必訪”,即政治生日必聯、逢年過節必聯、外出返鄉必訪,建立聯系服務檔案,分類梳理問題清單,積極協調流入地黨組織,為流動黨員提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維權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幫助。結對聯系人每月至少走訪一次流動黨員家庭,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創新正向激勵機制,設立“流動黨員示范戶”“流動黨員先鋒崗”,今年“七一”,在兩新領域評選表彰了一批“流動先鋒”,并將情況通報至流出地黨組織。
…… 此處隱藏58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