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體制內居然有人愿意被邊緣化》,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體制內居然有人愿意被邊緣化》。
初看標題,也許你會疑惑,體制內如何做到邊緣化?一般的文章不是都在傳授如何避免邊緣化嗎?看作者慢慢和你說,邊緣化也是體制內的另一種瀟灑活法。
一、體制內“快牛”的悲哀
體制內是個神奇的地方,一旦進入體制內工作,你就端上了鐵飯碗(至于碗大碗小,吃得飽吃不飽那另當別論),沒有外部競爭,旱澇保收,不用擔心失業。從內部而言,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不僅僅看能力,井深水淺王八多的地方,誰上誰下暗流涌動,背景也許比能力更重要,資歷比水平更可靠。公司和企業的規章,并不適應于體制內。體制內,干活越勤快的人活越多,能力越強的事越重。“能者多勞”,在體制內,不是對一個人的褒獎,而是成了誰能干誰是冤大頭,“多勞多得”,在體制內永遠是空想,而“鞭打快牛”是體制內最常見現象。
快牛是一只能力牛勤快牛,每天任勞任怨干活。快牛氣喘吁吁的犁著墾荒老地,而不愿拉犁或者拉不動犁的慢牛、懶牛正在啃著青草慢悠悠的曬著太陽。當然主人給的草料,快牛是要比慢牛多一點,但那多給的草料還不夠快牛半個小時的體力消耗,而快牛每天要至少比老牛多犁地三四個小時。唯一值得快牛欣慰的是,犁完地后主人會夸獎快牛一番,并承諾以后要讓他做領隊牛。
連續這樣耕了5年的地,快牛的腿磨壞了,肩拉破了,蹄子分叉了,走路不穩了,躺在牛圈里周身經常會隱隱作痛,當然快牛也變身成為了牛領隊,牛群也從三只變成了8只。因為隊伍的龐大,主人承接過來要犁的地更多了,可是牛群雖多,愿意犁地的牛卻不多,快牛為了落實好犁地主體責任,擔負起牛領隊的職責,只能加倍努力的犁地,終于有一天快牛累死在他耕作的土地上,骨肉為主人作了最后的貢獻——賣了5000元。許多年后,主人談起那只牛,還念念不忘,那是一只好牛啊,應該給他評個先進勞模牛的。慢牛看著快牛留下的牛角,繼續悠閑的吃著青草。
二、邊緣化成為“慢牛”
體制內,有的人已經成為了快牛,想回頭卻發現太難,有的人正在奔向快牛的路上。有的因為看透了快牛的一生,正在努力的成為慢牛,而體制內成為慢牛的過程就是邊緣化的過程。在企業,邊緣化是很危險,意味著你隨時可能被炒魷魚,但體制內不一樣,邊緣化,該拿的工資一分不少,沒有失業風險,臟活累活也輪不到你,當然好事美事提拔升官也輪不到你。成為慢牛,每天看斜陽西下,啃悠悠青草,何嘗不是一種另類人生。
…… 此處隱藏284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