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村級黨建引領產業扶貧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村級黨建引領產業扶貧調研報告》。
位于**市**縣**鎮東北部的**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型村莊,表現尤為明顯,集體經濟“空殼化”,村莊“空心化”,干群關系“疏遠化”。脫貧攻堅過程中,**省委組織部駐村扶貧工作隊、**縣幫扶干部進駐**村,帶領**人民探索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為了增強村莊“造血”能力,駐村幫扶干部帶領**人民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按照“黨組織領導的、人民群眾自己的、集體經濟高度發展的、特色資源充分彰顯的、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的發展思路,采取“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特有的“紅綠古”三色資源,走“農旅工商”融合發展之路,實現了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背景
**村作為一個深度貧困村,位于**縣**鎮東北部,在脫貧攻堅中面臨著較為突出的“三農”問題。
1.農業基礎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利用率較低,人均不足一畝半,40%的土地撂荒;資源貧乏,山上因缺水樹木難以成林,70%是荒山。村里沒有優勢主導產業,特色不突出,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收入低,因此農業兼業化、老齡化較為突出。村集體經濟空殼,收入多年為零,致使村莊公共事務、公益事業長期無人問津。
2.村莊“空心化”。全村磚瓦結構房屋只占39%,大多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土坯房,房屋年久失修,瓦漏頂塌、門破窗殘。村里道路破損,通村道路無人管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全村85%的勞動力外出打工,13個自然灣中,有5個常住人口不到10人。
3.貧困人口較多。**村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共有13個村民小組,545戶19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614人,分別占全村37.6%、31.9%。基層黨組織薄弱,34名黨員中有21人外出,在家黨員平均年齡近60歲。村“兩委”班子人難選、不健全,缺乏帶頭致富的思路和技能。干群關系疏遠,“各吃各的飯、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二、主要做法
**村的變化源自內生動力的變革。從黨組織隊伍這一關鍵環節入手,抓住產業發展這一關鍵要害,激發村民參與活力,健全制度機制,實現了蝶變。
(一)以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提升引領力
**村原有黨組織空虛,干群關系疏遠。為了盡快改變現狀,從狠抓黨組織建設入手,著力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感召力和引領力。
一是把選好“領頭雁”作為關鍵工程。村子強不強,關鍵看頭雁。省委組織部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縣委縣政府統籌選派**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干部,組成駐村幫扶工作團隊。工作團隊以培養選拔黨組織書記為己任,在謀劃發展中,幫助村黨組織書記樹立新發展理念;在項目建設中,提高村黨組織書記帶領發展的能力。
二是把配強“火車頭”作為關鍵項目。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火車頭。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圍繞產業發展,駐村工作團隊動員村里外出務工經商的村民、本村大學畢業生共320多人回村創業,從中發現、培養和選拔“80后”村干部8名。2018年換屆前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56歲,換屆后下降到33歲,增強了班子活力。
三是把建好“主心骨”作為關鍵內容。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首先建立黨員、在外學子、能人、退役軍人四本臺賬,摸清家底,建立村級人才庫。其次培養后備干部,2019年新增入黨申請人5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7名,發展對象4名,預備黨員2名,1名退役士官進入人民公司中層。在外黨員80%回村報到,從中發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12名,最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村灣整治黨員帶領,服務群眾黨員帶頭,產業發展黨員帶動,黨組織和黨員成為群眾“生產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主心骨。
(二)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增強內動力
…… 此處隱藏372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