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好公文的五個判斷標準——關于公文寫作的若干心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好公文的五個判斷標準——關于公文寫作的若干心得》。
平心而論,公文寫作的門檻并不算高。因其應用范圍之廣,任何一個組織或公司的員工,或多或少都會有過擬制公文或類似文體的經歷。但要真正寫好公文卻并不容易。在我國,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有人溯源“文章”詞義,原指錦繡或樂章,本身即形象表達了古人對文章之美的推崇。
怎樣的公文算是一篇好公文,見仁見智。也有不少人總結出許多公文技巧甚至模板句式,或詞藻堆砌以顯示其“華麗”、或云山霧罩以顯示其“專業”、或無中生有以顯示其“功力”,都不是正確的思路和方法。
作為中國公文寫作的“鼻祖”,我黨在建黨以來即特別重視公文寫作問題,也針對不同時期存在的公文寫作問題提出過糾偏意見,如,早在1958年,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文章和文件都應當具有這樣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工作方法六十條》),2010年,習近平同志針對公文“長、空、假”的問題提出應倡導“短、實、新”(《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
就此,從公文作為公務語言的本質出發,結合個人實踐,嘗試提出五個相對較為通適的判斷標準,即:準確、清晰、干凈、文采、規范。
(一)準確:公文是攢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在一切公務溝通活動中,準確是第一位的要求,更是一篇好公文的基礎。
基于每個人知識結構、經歷閱歷、理解能力上的不同,任何形式的溝通都會存在信息損耗。因此,公文的準確性看似簡單,卻需引起高度的重視。筆者曾參加過一個經典的團隊素拓活動:傳遞數字,要求不借助語言,僅憑肢體方面的接觸傳遞一個兩位數。在數字特性(兩位數)、傳遞規則清晰的前提下,出現多組隊員傳遞錯誤,甚至有一組傳至最后成為個位數。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 此處隱藏589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