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進一步做好興邊固邊富民工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邊疆穩定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進一步做好興邊固邊富民工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邊疆穩定調研報告》。
一、調研情況
此項調研包括區外與市內兩部分。區外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和云南省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個邊境州市,考察了崇左市友誼關口岸、浦寨口岸、大新縣碩龍鎮,保山市猴橋國門新村、猴橋口岸、清水鎮司莫拉佤族村,德宏州梁河縣囊宋阿昌族鄉關張新村、盈江縣舊城鎮、瑞麗市姐告口岸和姐告邊境貿易區等地;市內調研了鄂溫克族自治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滿洲里市、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市6個旗市。實地了解有關興邊固邊富民、鄉村振興、民族團結工作開展情況,并與蒙古族、俄羅斯族、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頗族、佤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邊民群眾溝通交流。
二、各地先進經驗做法
(一)著力加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崇左市推動建設基礎設施項目88個,在邊境一線創建示范單位33個,以986萬元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撬動各方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8個試點村,形成了輻射帶動、示范引領效應。保山市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人居環境提升等建設,通過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創造就業崗位300余個,帶動就業1500余人;大力實施民生保障工程,遠程醫療、遠程教學、“智慧黨建+便民服務”實現全覆蓋。
(二)扎實開展邊境聯防聯控。保山市全面實行“五級段長制”防控措施,將邊境線劃分為若干個責任段,設置市、鄉、村三級段長,三級書記擔任轄區邊境線總段長;在邊境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發揮先鋒堡壘作用,帶動邊境一線群眾沿邊境線附近布設巡守卡點;邊境鄉鎮組建“十戶聯防”網格組,每個網格選優配強網格組長,分級建立微信工作群,構建起“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邊境基層治理新格局。德宏州探索“思想筑邊、組織固邊、富民興邊、共建穩邊、合力治邊”的“黨建+邊境治理”模式,發揮協調聯動機制和群眾工作優勢,組建“村民巡邊隊”“企業護邊隊”等隊伍,定期召開聯席會、推進會,促進政、警、企、村守邊力量的黨建資源跨界融合,使邊境聯防聯控工作扎實見效。
(三)培育重點特色產業。崇左市結合實際重點推進“甘蔗穩農、堅果富民”產業,甘蔗種植面積405萬畝,產蔗、產糖量連續18個榨季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帶動23.26萬戶各族群眾穩定增收;持續扶持堅果產業,全市堅果種植累計53萬畝,2022年帶動7.32萬戶農戶實現戶均增收5600元。保山市按照“一村一業”的思路推動產業發展,做大做強高端冷水魚、生豬、肉牛等養殖業,做優做精烏龍茶、草果、咖啡、堅果等特色產業,形成了以集體經濟引導、合作社帶動的“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了“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產業基地、戶有增收項目”。德宏州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在鞏固提升糧、糖、茶、膠、畜傳統產業的同時,著力培育咖啡、煙草、澳洲堅果、蠶桑、德昂族酸茶等特色產業,構建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產供銷銜接、生態循環綠色發展新格局。
(四)深度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保山市依托絲路文化、永昌文化、抗戰文化、民族文化等旅游資源,因地制宜、深入推進“旅游+”融合發展,將農業、文化、體育、康養等元素融入旅游領域,打造了司莫拉佤族村、和順古鎮、騰沖高黎貢山茶博園等一批文旅融合新業態,滿足游客沉浸式、體驗式、定制化的旅游需求。德宏州充分運用傣族剪紙、孔雀舞、葫蘆絲、景頗族目瑙縱歌、阿昌族戶撒刀鍛制、德昂酸茶制作、水鼓舞、傈僳族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力打造特色民居民宿,做精家庭出游“微度假”模式,以經濟實惠的價格和熱情周到的服務積累品牌口碑,帶動邊民致富增收。
…… 此處隱藏312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